Wednesday, September 14, 2005

生命的沉澱—李壽全


那一年,羅大佑首個階段的輝煌時期已過,離齊豫的《橄欖樹》更遠了,而陳昇還未出現,除了李宗盛的《生命中的精靈》,還有李壽全,推出了這張和流行歌壇完全不一樣,和費里尼電影同名的專輯——《8又二分之一》。

1986年,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年,第一次夜歸、第一次到朋友家過夜、第一次開車上學、第一次為了吃一碗面條而在晚上開車來回趕了近百里的路到島城,太多人生的第一次,都發生在這一年。

那個時候,有四個姓李的男創作人深得我心,除了李宗盛和李壽全,還有李恕權和李泰祥,但只有前兩人的個人專輯躋身《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》,《生命中的精靈》和《8又二分之一》分別名列第五和第二十四。

和李宗盛真實記錄青少年生活片段的《生命中的精靈》不同,李壽全的《8又二分之一》反映城市中年的心境,對生活、生命、環境、和人文等各方面的真實省思和告白,當年雖然喜歡異常,但其實沒能完全體會和懂得,直到離開家鄉多年,年紀漸長,尤其是年過三十後,才能真正的深受感動和深有同感。

近20年歲月的沉澱,讓這張專輯增添沉穩的味道,每一次重聽,都有不同的感受。

這得歸功於李壽全找來了不少文學界的朋友寫詞,除了吳念真,還有陳克華、張大春、詹宏志等人,使歌詞擁有非一般的深度和廣度,意境深邃,比如陳克華《看不見自己的時候》:“在被遺忘的人生角落/餘味總是冰冷苦澀/品嚐世事的起起落落。”,還有張大春的《未來的未來》:“是誰在指揮路上的追逐/由誰來裁判遊戲的勝負/誰讓我爬上高樓的頂端/卻看不見昨日的天堂/告訴我,人類還沒有絕望/告訴我,上帝也不曾瘋狂……有人說,不要問我從那里來/有人唱,台北不是我的家/告訴我,都市不適合流浪……”

《上帝也瘋狂》是當年紅極一時的電影,“不要問我從那里來”是齊豫唱的《橄欖樹》,“台北不是我的家”是羅大佑唱的,因此聽得非常親切,仿佛在聽著鄰家朋友的故事,十分窩心。

還有《張三的歌》、《我的志願》和《佔領西門町》等,每首都是心中久藏的話,借著李壽全的口給唱了出來,所以聽了近二十年,仍然不厭倦。

No comments:

Search This Blog

Follow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