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August 31, 2005

你快樂、所以我快樂的王菲

當我知道這張《情菲得意》收錄了王菲過去17年來的48首作品,及附送一張DVD時,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。

王菲不是我的最愛,但從最初還叫王靖雯到後來改名王菲,陸陸續續還是買了不少她的專輯,近20年來,勉強也算是她的歌迷。

身為歌迷,這張算是相當完整和精彩的精選輯自然非買不可;如果少聽王菲或是從來沒買過她的專輯,這張精選輯更是非買不可,試試這位歌壇地位暫時無法被取代的歌后,到底好在那里?

從最初叫王靖雯,在新藝寶旗下錄下的《如風》、《容易受傷的女人》和《執迷不悔》,仍帶有點稚氣的歌聲,到新藝寶後期的《約定》、《曖昧》和《浮躁》及轉到EMI時期的《你快樂〔所以我快樂〕》、《色盲》、《情誡》的瀟灑自如,《情菲得意》讓我們見證了王菲的成長。

從小女生到為人母的成熟女人,王菲的感情世界,鮮少從她嘴里說來,不像許多女星,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她們在談戀愛得多甜蜜或是痛苦,或嫁得好壞,及其他等,讓人覺得宣傳意味濃,是否接近新專輯或新電影面市,或是在休眠期保持人氣的做法。

像最近她和李亞鵬結婚,大部分主流媒體的報道幾乎都以負面角度來形容李亞鵬,甚至影射或暗示(其實已近乎指明)李亞鵬愛錢或貪圖王菲的家產,包括細數他交往過的女友財產,指其女友一個比一個有錢(從最早的大陸名模瞿穎到更有錢的周迅,還扯出之前沒曝光的女友,尤其是周迅,還曾替他買豪宒名車,而王菲的4億財產,婚後可能要和李亞鵬分享),但王菲什麼也沒多說。

試想,原本一句“李亞鵬使出渾身解數苦追王菲”是多麼的讓人感動,但上財產後的這句“財產2800萬的李亞鵬當初使出渾身解數苦追身價4億的王菲”,意思就完全變了樣,教人為王菲抱不平。

唯有從她的音樂世界中,才能感覺到她不愛說的感情世界,聽聽她唱“你快樂,所以我快樂”,俾有“子非魚,焉知魚之樂”,只要王菲覺得快樂,旁人又何必說些什麼。

Friday, August 19, 2005

不論何時打開心門,都會聽見民歌流過耳際—楊弦


因為早一陣子不斷在聽民歌,突然想起《楊弦/民歌‧鄉愁四韻》,“發瘋”似的把它找了出來。

楊弦是現代流行歌曲的最初,他的歌散發最原始的感情,因為他,才有現代民歌,進而影響華語流行歌曲較後的發展,所以可以說,如果沒有楊弦,就沒有現在的流行歌曲。

1974年,當時還在台大念書的楊弦,和胡德夫(最近才推出個人專輯)在台北中山堂辦了一聲創作歌曲演唱會,發表以詩人余光中的數首詩作譜曲的〈鄉愁四韻〉等作品,掀起極大回響。

這是因為當時西洋流行音樂當道,而華語歌曲又流於商業、低俗、浮濫,沒有跟隨民眾的經濟、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提升意境層次,無法滿足部分需要抒發情感和表達意識的知識分子需求。

於是,楊弦在1975年推出《中國現代民歌》(公認為第一張民歌專輯),收錄9首余光中詩作的演唱專輯,建立現代民歌的基本形態,較後二張專輯《西出陽關》面市,收錄其他詩人和本身的創作,使民歌內容有較多元的變化。

這兩張專輯引起社會輿論和媒體的極大注目,並在校園中獲得熱烈回響,爆發創作風潮,自己唱自己的歌,10年後激發新謠,同時也帶動本地創作的風氣(包括間接通過新謠及回馬的留台生)。

說回這張1990年面市的《楊弦/民歌‧鄉愁四韻》,其實就是楊弦兩張專輯的精選,收錄12首歌,7首余光中的詩作、一首張曉風的詩,及4首楊弦自己的創作,錄音很差,編曲簡單,但想到那是“自己動手做”年代的作品,沒來由的就很感動。

試想,80年代中期,大馬許多本地創作專輯,還不是同樣是“自己動手做”?

我就是帶著一點點感恩的心情,聽著楊弦一首首涼涼的歌,聽著張曉風,聽著余光中,簡直就在重溫昔日組織文友會時的舊夢。

微風般的往事,多年後想起,仍然是如斯的溫暖,心情出乎意料的平靜,沒有絲毫激動。

現在美國的楊弦,扮演他的階段性任務後,並沒有繼續在歌壇發展,而且民歌在約10年期間,就已步上顛峰並走向衰落,漸漸成為歷史名詞,惟它打下的穩固基礎,卻讓台灣流行音樂有了長期發展的強大本錢。

在人生長河上,不論什麼時候打開內心的哪一扇門,偶爾都會聽見民歌緩緩的流過耳際。


P/S:上回提及的《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之金韻民歌特選》,某間唱片行目前正在特價中,每張CD才賣9.90令吉,絕對值得。

Friday, August 12, 2005

無法回來的時代,民歌的流行時代

煙霾一來,誰與爭鋒?

有錢的人早已出國度假兼避煙霾去了,沒出國的,只要有能力,許多也都每間房安裝一台空氣過濾器,保證只要待在家里,和外頭煙霧瀰漫的情況相比,另成一個世界。

只恨現在沒有吹東北風,否則就會讓印尼本身自食苦果,讓他們也嘗嘗煙霾之苦,看看大馬人是如何逆來順受,“懦弱”到連向印尼政府嚴正抗議都不敢,還要出錢出力,向印尼政府獻議派遺特別部隊協助滅火,讓普通老百姓意難平。

空氣汙染指數天天有起無跌,如果這是股市,早就是牛市了,讓投資者感嘆,如果現實生活中的大馬股市綜合指數也是這個樣子有多好,人人都能笑口常開,管你煙霾來不來。

這個時候如果聽搖滾樂,尤其是重金屬,肯定會得精神錯亂;理論上,聽一些輕鬆的古典樂是最好的,但對我而言,聽聽民歌,才是最大的慰藉,那種簡單、單純、樸素的美麗音樂,簡直就是一帖清涼劑,足以讓降虛火劇降。

這張《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之金韻民歌特選》,無疑就是現代民歌中的精選輯,因為它是從選入台灣百張最佳專輯的民歌專輯中所精挑出的“精選”,包括王海玲的〈偈〉、李建復的〈龍的傳人〉、鄭怡的〈月琴〉、王薪蓮的(匆匆的走過)、丘丘合唱團的〈就在今夜〉、包美聖的〈捉泥鰍〉、齊豫的〈歡顏〉、范廣慧的〈再別康橋〉、邰肇玫和施碧梧的〈如果〉及施孝榮的〈拜訪春天〉等12首歌。

這些歌許多大馬人都聽過,但恐怕不知道這些歌的原唱者原來是這些歌手,因為當年聽的,大部分都是流行歌星翻唱的版本。

當然,丘丘合唱團的〈就在今夜〉算起來,已是現代民歌極後期的過渡期作品,嚴格算起來,已不能算是民歌時期的作品,但有什麼關係,好歌是不用歸類的。

這張1995年滾石唱片配合“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”出爐所發行的應景精選輯,其實值得珍藏,因為除了有歌聽,附送的《台灣流行音樂之金韻民歌紀念冊》所提供的民歌史料,絕對的珍貴,喜歡民歌者不容錯過。

其實,當年我極想買的是滾石推出的《滾石金韻民歌紀念精選1~10輯》,收集150首絕對原聲原唱的民歌,可惜基於經濟能力,當時買不下手。

當年的多張金韻獎專輯或是民歌專輯,如施孝榮的《拜訪春天》、木吉打合唱團、《鄭怡/王新蓮/馬宜中》合輯、《金韻獎》多張合輯和其他等,但看到整套的精選,還是禁不住的動心。

畢竟那是再也無法回來的時代,唯有通過歌曲,才能讓我們一再的享受豐富的民歌饗宴。

Friday, August 05, 2005

雨生歡禧城

這陣子特別想念張雨生,尤其想念《我的未來不是夢》時期的他。

1988年,我聽著《六個朋友》合輯,首度認識張雨生。整張合輯里,也只有〈我的未來不是夢〉和〈以為你都知道〉兩首歌至今仍然會哼哼唱唱,其他歌曲除非找出卡帶來聽,否則想破腦筋也是印象全無。

怎樣也想不到,他是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,和搞音樂完全拉扯不到關係,想必是家庭的薰陶,因為他不只有個男高音的爸爸,還有個唱得不錯的媽媽。

因此,他那高八音且嘹亮的嗓子,想必是遺傳到他那男高音的父親,當年一句“我要和天一樣高”幾乎“高入雲霄”,教人初聽就留下深刻印象。

他第二張參與的還是合輯,就是第一屆台灣熱門音樂大賽《烈火青春》紀念合輯,在當中演唱〈烈火青春〉及〈Heaven on Fire〉,曲風是後期才接觸張雨生的人所想像不到,屬於重金屬搖滾。

他當年較早時組成“Metal Kids”樂團,就在第一屆台灣熱門音樂大賽中榮獲團體冠軍及最佳主唱,才氣畢露,後來不只唱歌,還替其他歌手製作(張惠妹一炮而紅,張雨生居功不少)、參與果陀劇場(就是蔡琴後來也參與的那個劇場)演出,還擔任過果陀劇團“吻我吧!娜娜”音樂總監。

兩張合輯後,他在1988年杪推出《天天想你》首張個人專輯,在歌壇上大展身手,聽流行曲的人,幾乎人人都會唱上這麼一句“天天想你天天問自己/到什麽時候才能告訴你/天天想你天天守住一顆心/把我最好的愛留給你。”

同一張專輯中,喜愛異常的還有徐志摩的短詩,黃麗星曲的〈渺小〉:“我仰望群山的蒼老/他們不說一句話/陽光渺出我的渺/小草在我的腳下/我一人停在路隅/傾聽空谷的松籟/青天裡有白雲盤踞/轉眼間忽又不在”,由於之前聽的是李泰祥譜曲的齊豫版本,因此初聽張雨生唱,同樣的歌詞,不同的曲,只覺得渾身不自在,不知聽了多少遍,到如今哼唱起“我仰望群山的蒼老”時,開口竟然就是張雨生的版本,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。

詎料張雨生第10張個人專輯《口是心非》剛面市,就因疲勞過度車禍去世,離他踏入歌壇剛巧10年。

翻著隨他去世不久後推出的紀念專輯《想念雨生》(雙CD,收錄12首張惠妹和蘇芮等11位好友唱雨生的舊作,另一張CD則是10首雨生原聲原音)附送的張生音樂與生命的歷程紀念冊,讀他在一些個人專輯的感言,還有諸多朋友對他說的話,心中無限感慨,尤其是近日得知一名親戚因路旁被搶而心臟病發去世的消息,更是百感交集,生命原是如此脆弱。

不過,,張清芳、張惠妹和黃舒駿等人在2003年用快樂的方式來紀念張雨生,推出《雨生歡禧城》雙CD專輯,除了眾歌手翻唱,另外一個CD收錄14首雨生的DEMO, 讓人明白,思念或是紀念一個人,也可以是如此歡喜的。

Thursday, August 04, 2005

他的聲音,其實就是暖暖的愛意

名字原本就只是一種符號, 方便我們識別。

因此,當我叫做“沒有名字”的時候,“沒有名字”其實就是我的名字。

所以當有人說“no name”是希望藉著“沒有名字”做另類宣傳,以便引人注目的時候,我幾乎無從辯解。我讀過有關《no name同名專輯》的文字:“對歌聲擁有極度自信卻自認不擅言詞的他,希望出片後仍能過著平凡的上班族生活,決定將愛歌唱的自己稱作“no name”,除卻名字姓氏,僅靠聲音過活,期望自己能夠不曝光以藏鏡人的角色出唱片,用他歌聲中溫暖的力量去證明音樂的價值,超越人們對真實身分的認同。”

是的,身分的確不算什麼,但沒有名字就真的會讓人們更注意聲音嗎?恐怕也不見得。1993年,新加坡有張專輯叫做《遠走高飛》,歌手叫做“CD”,文案說:“CD是什麼……。CD是那種隨時可以提個包包就海角天涯的人。

CD是那種名氣不容易迷惑他的人。CD是那種粗枝大葉,卻懂得在小節上體貼的人。CD是那種不知道需要掩飾的人。CD比誰都清楚他是誰。”取名CD的目的,同樣是要人注意音樂和歌本身,但是否有達到效果?大家都知道……。

不過,我有點贊同製作人姚謙的話,因為沒有把握做得成功,所以要他埋名隱姓,方便退出歌壇後當回平凡人,因為音樂市場萎縮的今日,新人要冒出頭並不容易;只是,他較後還是透露,no name 真名叫余憲忠,2000年曾在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比賽中得到冠軍。(其實,去年的中文歌壇上,還有另一個歌手以沒有露臉的方式發片,叫做歐得洋。)

說回no name這張同名專輯,雖然每首歌都是情歌,但整體上沒有太多的傷悲,沒有太大的感傷,態度比較成熟和誠懇,聽著no name訴說的故事,會讓人對愛情改觀,仿佛就將要遇見幸福的模樣,聽主打歌〈愛情帶來的改變〉其中一句:“愛情就是一把傘,我以為人生難免孤單,過去我悲觀。”

另一首歌是我的心頭愛,就是李格弟作詞的〈愈愛愈愛〉:“不必紅酒混月光,不假借年少輕狂,我想告訴你愈懂愛,愈愛,愈愛。”詞的效果,十分接近齊秦當年的〈痛並快樂著〉:“痛並快樂,快樂著,恨且愛且狂,痛並快樂,快樂著,不理不問啊不想,恨極生愛,愛極又生恨,愛從苦的最甜里來。”

no name 的聲音,聽起來真的很舒服,感情的呈現非常細膩,配搭姚謙、李格弟、姚若龍等人的精采歌詞,每首歌都是一個愛情故事,有著自己的生命,讓人感覺空氣中彌漫著溫暖的愛意。

他的聲音,其實就是暖暖的愛意。

(注:no name真名叫余憲忠,1978年10月25日出生)

08/03/2005

Search This Blog

Followers